联系方式
APF并联有源电力滤波装置

电能质量优化

东方电子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来源:电能质量优化
发布时间:2024-04-21 20:31:07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公开披露》中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披露要求

  报告期内,国家能源局发布了《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全面阐述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理念、内涵特征,制定“三步走”发展路径。新型电力系统呈现电源清洁化、电网灵活化、能源消费电气化趋势。电源方面,非化石能源发电将逐步转变为装机主体和电量主体,核、水、风、光、储等多种清洁能源协同互补发展。电网方面,推动柔直流等新型输电技术大范围的应用,推动分布式智能电网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促进新能源就地就近开发利用。能源消费终端方面,电能逐步成为终端能源消费的主体,助力终端能源消费的低碳化转型。

  国家能源局发布了2023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新能源发电在能源体系中的占比逐步提升,增速显著。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9.2亿千瓦,同比增长13.9%。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6.1亿千瓦,同比增长55.2%;风电装机容量约4.4亿千瓦,同比增长20.7%。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9675亿元,同比增长30.1%。电网工程完成投资5275亿元,同比增长5.4%。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推进,配电网正逐步由单纯接受、分配电能给用户的电力网络转变为源网荷储融合互动、与上级电网灵活耦合的电力网络,在促进分布式电源就近消纳、承载新型负荷等方面的功能日益显著。日前,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布了《关于新形势下配电网高水平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了配电网“有源”化要求,在功能上从单一供配电服务主体向源网荷储资源高效配置平台转变。同时,还强调鼓励多元主体投资配电网,创新投资方式;强调推动新型储能多元发展。引导分布式新能源依据自己运行需要合理配建新型储能或通过共享模式配置新型储能,提升新能源可靠替代能力,促进新能源消纳。在电网关键节点、电网末端科学布局新型储能,提高电网灵活调节能力和稳定运行水平。支持用户侧储能安全发展,加强计量管理实现应采尽采,围绕分布式新能源、充电设施、大数据中心等最终用户,探索储能融合应用新场景,支持参与电网互动。

  配电网是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直接联系千家万户和各行各业,在落实国家战略部署、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服务改善民生、推动能源转型等方面,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意见》明确要求提高配电网经济运行水平、推进设备标准化建设、加强二次系统建设改造、创新应用数字化技术。当前,配电网整体能效水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老旧设备和高耗能变压器亟须升级换代,尤其是中低压设备种类繁杂,自动控制、配电自动化等新技术新装备推广应用力度和发挥作用不够,电力大数据服务能效提升的价值要进一步挖掘。落实《意见》要求,服务全社会节能减排,推动实现配电网节能降损,必须提高技术装备能效和智能化水平。加快老旧和高耗能设备设施更新改造,一体化、低能耗、环保型、一二次融合设备将被积极推广。提升配电网智能化水平,合理配置监测终端,加快设备状态智能监测分析,持续扩大配电自动化有效覆盖率。发挥配电网广泛联系源荷储各类要素的平台作用,深度挖掘电力数据价值,促进电网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初进入电力自动化领域,不断推动信息技术在行业的应用。历经数十年发展,公司及旗下子公司的产品体系已覆盖智能电网“发、输、变、配、用”电全环节,形成“源-网-荷-储”完整的产业链布局。

  公司是全国最早进入配电自动化领域的厂商之一,拥有配电领域齐全的产业链。一直紧跟国网、南网的发展的策略,持续创新,支撑配电网基本的建设、管理提升、智慧化转型。当前,公司的配电产业,能提供从配电云主站、中低压一二次融合设备、到储能、柔直等全系列的产品和服务。公司配电终端产

  品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位居市场前列,是国网、南网核心供应商;一二次融合产品以国内领先的技术满足南网和国网最新规范。率先推出国内首个数字式架构的数字式高防护环保型一二次融合环网箱。

  公司子公司威思顿是国内目前配网自动化领域智能电表制造商和数字智能开关的开创者及领跑者。威思顿生产的智能电表在国网集招中,连续八年位列单主体投标厂家的市场前三;0.1级和0.2级关口电能表性能优良,实现国产替代;电能量采集终端等在变电站和发电厂市场应用广泛;关口表在线监测、

  CVT在线监测、集中计量装置等新产品处于国内领先位置;高压直接计量产品现场运行超10年,在国内外市场应用数量超2万台。多项产品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制定,多项成果获得“全国十大能源资源计量服务示范项目”。完成了现货交易下的计量升级、功率预测、新能源运营、辅助服务等业务提升,实现了传统的能源管理向源网荷储一体化服务的转变。

  公司深耕调度自动化领域多年,技术不停地改进革新,产品持续迭代。智能调度系统解决方案面向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各省级调度中心、地区级调度中心,按照每个客户需求灵活配置,将传统的调度、集控、

  配电、继保、安自等各自独立的业务应用,整合为一套系统;同时将各级调度控制中心及厂站业务纵向

  贯通,实现调控业务的计划、数据、分析、控制等信息的共享和协调,是各级、各类电力调控中心实现智能电网运行控制和优化运营的整体解决方案。实时电力平衡优化调控系统是电力现货市场条件下发电调度实时运行的支撑系统,可实现电网调度内部各专业应用系统的横向数据集成,具备适应电力现货市场运行的调度计划修改管理功能以及电力平衡前瞻调度功能。具备千万级以上数据实时监控和数智融合的能力,支持网、省、地调度及配网系统建设,应用于南方电网首套云化SCADA验证系统、首套云端电网运行系统、首套云化配网备调、地级边缘集群示范工程,全面支撑新型电力调度系统建设。

  在输变电业务领域,公司不断推进新技术的应用,推动AI+应用的落地,部署自主可控超高压保护、直流保护、电科院检测业务、新能源场景的自动控制装置、新能源各类型解决方案的技术储备。自主研发的变电站智能巡视系统,利用传感器、物联网、人工智能、视频图像识别、多种机器人联合巡检、大模型知识图谱等技术手段,实现设备的实时监测、故障预警和自动巡检。在变电站全景数字化领域,自主研发了特高压站全景数字化平台,利用现代数字技术为电网赋能赋智。自主可控超高压保护取得了220kV变压器保护装置、母线保护装置的入网检测报告。东方电问大模型是一种创新的大模型基座,支持多领域适配和定制化微调。

  在综合能源和虚拟电厂领域,公司打造了涵盖“绿色能源建设+智慧能源管理+云化智能运维+虚拟电厂+电力交易辅助决策+绿电绿证交易+碳资产管理”等绿色低碳全产业链的核心产品、技术和服务,为园区、工厂、企业、学校、酒店、医院、建筑楼宇等各种应用场景提供国内领先的综合能源服务整体解

  公司实施了多个国家级省部级综合能源和虚拟电厂项目,综合能源和虚拟电厂经专家组科技成果鉴定整体技术国际领先。公司实施的明珠工业园综合智慧能源管理项目,作为唯一一个综合能源项目入选参加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实施了国内规模最大的南方电网虚拟电厂;实施了国内首个

  油气领域胜利油田源网荷储一体化智慧管控项目。公司虚拟电厂业务已在国网、南网、发电集团、能源集团、城市级和园区级等多场景实用化落地应用,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助力全社会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在新能源和储能领域,快速响应新能源业务市场需求,开发了新能源主动支撑系统、网源协调系列装置、新能源柔性管理系统、宽频测量系统、智能微电网系统等一系列新产品并已投入现场运行,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新原理保护装置、宽频震荡监测及治理系统等新装备投入研发,产品链日益完善;新能源智慧管控、智能微电网、新能源二次总包、新能源EPC、新能源群调群控等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布局储能EMS、PCS、BMS产品研发及系统集成业务,深入研究储能构网型控制核心技术,自主研发生产出目前国内单机最大容量2000kW液冷构网型储能PCS,并在已并网运行的国能集团山东新能源东营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中成功运行。储能PCS、储能EMS和BMS,将电化学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网支撑技术和储能系统热管理、消防等系统深度融合,打造出低成本、高性能、高安全性的储能系统,助力分布式光伏友好并网和消纳。

  公司拥有独立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体系,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生产和研发工作。根据自动化、信息化系统产品的特点和工程项目的需求,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产品主要通过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及其他涉及电力、能源行业的用户单位自主招投标或委托专业招标公司组织招投标的方式进行销售。

  在国家“双碳”战略背景下,面对能源清洁化转型和电网数字化的发展趋势,公司全方位布局智能电网、智慧能源和智慧城市三大核心业务领域,打造“调度及云化业务、输变电自动化业务、智能配用电业务、新能源及储能、综合能源及虚拟电厂、工业互联网及智能制造”六大产业方向的核心竞争力。

  公司有40多年为电力市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的经验,拥有从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等各环节的自动化产品及系统解决方案。在电力调度、变电站保护监控、配电、自动化智能电表等方面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和方案具备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技术水平。

  公司是配电自动化领域的开拓者,参与配网关键技术研究、标准制订,配电终端两网集中招标连续多年位居前列,调度/配电自动化主站、一二次融合配电设备、智能电表等产品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助力能源物联网及电力设备数字化、智能化的高质量发展。

  公司在深耕电力市场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新能源和储能、综合能源和虚拟电厂业务领域,形成独立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智慧能源解决方案,并在多项目中落地实施,多项产品技术鉴定整体技术水平国际领先,形成在能源管理领域技术领先的竞争力。

  公司拥有高效力的研发、销售、工程团队,以产业聚集人才,以人才引领产业,深入响应客户的真实需求,有效支撑了公司产品线发展,在轨道交通、石油石化、智慧城市建设等行业,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应用、综合能源服务和虚拟电厂、新能源和储能等业务逐渐形成增量市场,形成支撑公司未来持续发展的新动力(300152)。

  公司从战略层面进行企业数字化建设和数字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不断推进企业由产品化、自动化向平台化、智能化、互联化转型,在由信息化向数字化升级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实施路径。构建了“应用+平台”的信息化模式,促进业务和IT融合;实现数字化东方(1+N+1)模式;打造了1个统一的数据中心;构建了N个应用系统:CRM/营销管理、PLM/研发/研发管理/工程服务平台、工具、流水线、ERP、SCM、人力资源、财务、质量等;构建了1个战略决策支持系统。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敏捷高效复用的数字化基础设施,让各类技术、工具、平台成为数据化运营的赋能工具,为公司发展提质增效,形成了公司快速响应客户需求,促进数字化开发和场景应用的竞争力。

  公司具备国家认可、国际互认的检测中心,参与起草多项行业标准制订,具有科学严格的检测标准及高效的检测手段。按CMMI5高质量研发流程,着眼于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保证了产品可靠、简洁、适用、健壮。把服务做成产品,把产品做成服务,以“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宗旨,提供即时、高效的优质服务。在国内外电力自动化领域具有广泛的市场基础,国内业务覆盖全国,国际业务涵盖了东南亚、中东、欧美、非洲等市场。可靠的产品质量和服务增加了与客户的黏性,保证市场占有率的稳步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业务发展和价值创造为工作主线,持续推动营销工作走上新台阶、研发工作进入新层次、机制改革推出新举措,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各项经营指标再创新高。公司主营业务持续稳定增长,实现营业收入64.78亿元,同比增长18.64%,利润总额6.61亿元,同比增长23.37%,归母净利润5.41亿元,同比增长23.46%。

  报告期内,公司作为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创新联盟理事单位,贴合客户需求,积极推动创新技术的应用,传统配用电业务、变电业务、设备监控业务的市场不断拓展,新能源和虚拟电厂、综合能源和储能业务不断发展,海外市场持续突破,营销工作再创新局面。

  国网方面:公司在国网实现中标额、新产品、新业务的多重新突破。在国家电网物资类招标项目中标437包,中标包数和金额名列同行业前列。国网新一代集控系统总部集招三个批次全部中标,金额1.1亿元;自主可控保护监控、智能巡视及数字化项目合计中标2亿元;取得江西、江苏两个高可靠保护监控试点,取得台区侧储能国网试点,取得国网总部首个220kV区域智能巡视系统;配电网分层控制与高精度仿真、储能等多个前沿性项目落地;中标保测一体化DTU两个标包,实现配电终端核心业务持续增长;中标山东华能、济南能投两个虚拟电厂试点项目,并通过山东省调可调能力测试;中标全国首个跨电压柔性直流互联项目;中标1000kV鄂尔多斯站全面监视系统,填补了公司在数字特高压变电站领域的空白。

  南网方面:中标南网云端系统,中标广州、佛山、东莞、茂名等边缘集群项目,奠定公司在南网区域新一代新型电力系统的基础;新增玉林地级配网主站,连续七年中标广州DTU框架项目;中标南网首套贵安智能巡视项目,为公司开拓南网智能巡视业务奠定基础;中标广东中调、珠海、昆明的科技引领类项目,对主站市场和新能源领域的深度拓展具有重要意义。

  海外业务:持续聚焦东南亚、中东、中亚、非洲等市场,推进本地化运营。在中东,取得了沙特META-5000套FRTU项目、中电装备2000套环网柜项目,与沙特SEP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在中亚,取得乌兹别克斯坦500MW光伏安装调试项目、东方电气(600875)光伏综自项目;在非洲,取得赞比亚医院强电总包项目;在东南亚,取得马来西亚配网FRTU项目、斯里兰卡首个国家级AMI项目、泰国蓝牙表项目;尼泊尔AMI及DCC、马尔代夫EPC+F等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中标香港中华电力5年RTU框架项目。

  威思顿公司:国网集招全年中标额7.43亿元,南网统招中标1.42亿元,实现连续中标;关口表实现国内省份全覆盖,光伏规约转换器、量测开关实现连续中标;抓住推进现货交易的机遇,确立了现货交易下的计量升级、功率预测、新能源运营、辅助服务等业务,由传统的能源管理向源网荷储一体化服务转变,承接了山东龙口120WM农光互补项目,一汽新能源车评测基地电力设备总包等项目;电能量采集终端、数字化电能表订单持续增长,CVT在线监测装置、集中计量装置等新产品连续中标;在数智工厂领域中标了湖北单相表自动化检测线项目;以马尔代夫、尼泊尔等海外市场为开端,着手布局微电网业务。获得“国家智能光伏试点示范企业”、“山东省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多项成果获得“全国十大能源资源计量服务示范项目”等荣誉。

  海颐软件公司;签约三峡集团“基于低碳目标的西北地区建筑综合能源改造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拓展发电侧市场取得初步进展;承建国内首个全路域交能融合项目山东枣菏高速公路交能融合(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工程中交能融合一体化智慧管理平台部分,实现了对能源网、交通网和数字网进行信息融合和智慧调控;参与设计、研发的南方区域电力交易平台在广州电力交易中心、贵州电力交易中心、海南电力交易中心上线年度、月度和周电能量交易,实现了中长期交易与现货交易的有效衔接;自主研发的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在深圳投入上线运行;深度参与国网营销2.0系统建设推广工作。

  二、创新驱动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300832)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和新能源体系建设。

  公司面对新型电力系统和新能源体系建设需求,积极推动新技术的应用和新产品的开发,研发工作不断实现新突破。报告期内,公司在研项目179个,新增174个,已结项144个。专利授权111件,累计368件。软件著作获取129项,累计791项。参与制定国际标准1项,制修订的重要国家、行业、团体标准发布24项,累计166项。

  调度及云化业务方向。深度参与南网云边融合标准制定及项目实施,实现了网调级云端系统的突破,为将来应用拓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广州、佛山、东莞等边缘集群建设在南网总调反响良好,为南网边缘集群项目推广奠定基础。南网首套广州异址双活系统通过出厂验收,国内首个城市级未来态智能预警功能在广州上线。

  聚焦解决双碳目标下电网的强不确定性问题,公司重点从各电压等级负荷预测及新能源预测、电网有功无功优化调度决策、海量柔性可调资源优化调度及交易三个方向进行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攻关研究,目前三个方向均已进入了结合具体现场的示范落地阶段。切实解决电网面临的海量新能源接入引起的电力电量平衡、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等强不确定性的实际问题,提升新型电力系统的质效。

  子公司海颐软件自主开发的汇语预测平台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功率预测、用电负荷预测、电力市场交易价格预测等场景。自主研发的数问数据治理平台已经成功应用于电网企业的数据质量提升场景,还推出了面向电力行业的颐语大数据模型。

  输变电业务方向。自主研发的变电站智能巡检系统,利用传感器、物联网、视频图像识别、多种机器人联合巡检、大模型知识图谱等技术方法,实现设备的实时监测、故障预警和自动巡检,已推出六十余种智能分析算法,涵盖变电站几百种设备类型,变电站仪表读数和设备状态识别精度超过95%.智能巡检替代传统巡检和机器代人的运维,助力变电站巡检质效提升。在国网甘肃陇南打造了“集控+巡视+一键顺控”整体方案,体现了公司变电产业的整体优势;打造了1000kV鄂尔多斯特高压全景数字化平台样板工程,基于远程智能巡视系统、变电站辅助监控系统的技术积累,以多维数据融合、分级业务协同、接口规范统一、应用扩展便捷为基本要求,深化应用全景孪生展示、在线监测、主动预警、应急指挥和智能化决策支持等高级功能,全面实现变电站监控集中化、分析智能化、业务数字化的生产运行管理新模式,使公司在新型电力系统数字化转型升级新业务方面保持竞争优势。

  中标国网新一代集控系统20套并启动实施交付;国产化及自主可控新一代保护监控等多项核心技术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江西、江苏两座国网新一代高可靠试点站成功投运。220kV母差保护、变压器保护通过测试,为变电业务高端市场开拓奠定坚实基础。采集执行单元、本体智能终端取得国网资质并投运,填补公司过程层设备产品空白。参与实施国际首个220kV混合型潮流控制器项目,助力公司电力电子技术、新型保护算法不断提升。

  自主可控E3000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工业厂站自动化系统、nPAC-G自主可控软硬件平台、DF-1910智能通信平台关键技术及应用、DF-1911网络安全监控系统、新能源场站主动支撑系统六项科技成果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鉴定,其中三项成果达到整体国际领先、三项成果达到整体国际先进、核心技术国际领先。

  配用电业务方向。Ⅲ区信息化、配网主站应用软件在北京、山西、安徽、重庆等地推广应用。深度融合电容取电型FTU实现市场突破,在江西、安徽等地供货超5000套。国内首台量子数字化高防护环网箱在浙江示范区成功投运,提升了配电网的防灾减灾能力。配电网分布式低频低压和配网网架智能管控系统成功投运,推动智慧配电网数字化转型。福建保测一体化系列终端完成自主研发,首次实现配电终端与保护产品互联互通。复用技术衍生的二遥装置成功在上海青浦和浦东挂网运行,并已经形成《上海WH型站二遥终端技术规范》,助力实现存量配网设备自动化提升,加速推进配网透明化建设。

  国产化伏羲配电终端经中国电工技术学会鉴定为国内领先并完成新产品试挂;数字式高防护环保气体一二次融合环网箱经中国电工技术学会鉴定为整体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技术居国际领先;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经中国电工技术学会鉴定为国内领先水平,部分技术居国际先进。

  牵头制定了《数字式一二次融合环网箱》团体标准,深度参与多省市规范编制,提升了公司的行业地位。变压器分公司在作为国网配电变压器标准化设计的牵头单位,参与起草国网《10kV配电变压器技术规范》。

  用采终端产品线规范系列终端开发并批量供货;完成南网加密计量自动化终端开发。用采系统产品线,完成基于“晓镜”人工智能平台中的粗糙模糊集技术研究。低压用电产品线,完成国网导轨表、三款符合欧盟环保标准的智能电量采集器开发;完成便携式激光蚀刻机、智能量测开关开发并批量供货。高压产品线,完成一体化预付费装置在油田行业的应用开发。检测与自动化产品线级标准表、三相互感式微型标准表试制;完成新一代柔性检定流水线和全性能自动化检测流水线开发;完成台区全场景仿真、用能感知等智慧实验室方案设计。中压配电产品线,完成环网箱用电子式互感器技术研究;完成深度融合磁控断路器、10kV智能跌落熔断器的产品预研;完成深度融合数字式断路器产品开发。低压配电产品线,完成智能无线CT、线损监测终端开发。不断的技术和产品创新为公司在国内智能用电领域保持持续的竞争力,为海外业务的拓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能源及储能业务方向。快速响应新能源业务市场需求,开发的新能源主动支撑系统、网源协调系列装置、新能源柔性管理系统、宽频测量系统、智能微电网系统等一系列新产品已投入现场运行,有利支撑公司新能源业务的快速增长。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新原理保护设施、宽频震荡监测及治理系统等新装备投入研发,产品链日益完善;新能源智慧管控、智能微电网、新能源二次总包、新能源EPC、新能源群调群控等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负荷预测获得2023年度南网新能源发电预测比赛三等奖,并在雄安、邯郸落地项目。储能产品形成系列化,其中1500V/2000kW集中式构网型储能PCS为国内单机液冷容量最大,已应用在2023年山东省内容量最大分布式光伏及配储项目东营区域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中。低压柔直产品已经开始应用于工程现场,嵌入式EMS系统开发取得突破。SVG算法3.0项目取得电科院测试报告,稳定性和竞争力不断提升。

  综合能源及虚拟电厂业务方向。完成智能微网、智能运维、智能楼宇、云化轨道交通综合能源管理、E2910工业互联网智能终端的研发,并实现现场落地应用。虚拟电厂在二次调频和聚合算法实用化等方面取得突破,通过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组织,院士专家组科技成果鉴定为整体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南网虚拟电厂在南方五省推广,实施了山东华能、济南能源、宁夏综能、烟台市等多场景虚拟电厂。打造国内首个油气领域胜利油田源网荷一体化智慧能源系统,2023年为用户降低成本7000多万元,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完成浙江嘉兴零碳社区国重项目、广州大学城省重项目、浙江宁波新型电力系统、日照港(600017)综合能源管理等项目验收。主编发布《基于区块链的电池储能技术规范》,成功申报工信部绿色云工业互联网试点项目,提升公司行业影响力。

  智慧城市业务方向。开拓了电力监控、综合监控和运维三大产品在城市轨道交通方面的应用,实施了上海轨道17号线电力调度软件研发项目,合同额过1000万元;天津地铁中标多条线万元,推动了公司轨道交通业务的发展。在交通警务应用方面,推动大数据局视频共享平台和交警支队视频汇聚平台升级,夯实了视频底座平台。

  2024年是我国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进入新阶段。国家电网公布了2024年的电网建设规模,2024年将继续加大数智化坚强电网的建设,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围绕数字化配电网、新型储能调节控制、车网互动等应用场景,打造一批数智化坚强电网示范工程,预计电网建设投资总规模将超5000亿元。

  另一大电网集团南方电网也保持着较大的投资规模。2021年,南方电网公司印发《南方电网“十四五”电网发展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南方电网公司总体电网建设将规划投资约6700亿元,以加快数字电网建设和现代化电网进程,推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构建。

  为了解决风电、分布式光伏等新能源建设对电网提出的各种要求,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关于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这是中国提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后,国家部委层面首次以正式文件形式指导配电网建设。《意见》提出,要在增强保供能力的基础上,推动配电网在形态上从传统的“无源”单向辐射网络向“有源”双向交互系统转变,在功能上从单一供配电服务主体向源网荷储资源高效配置平台转变。强调推动新型储能多元发展,提升新能源可靠替代能力,促进新能源消纳。

  适应能源转型需要,进一步建设好新能源基础设施网络,推进电网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微电网建设,提高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成为公司所处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面对行业的变化趋势,公司将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业务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围绕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全力推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方案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不断丰实“一主两翼”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布局,把深化改革之路走得更深更实,把创新引领之路走得更宽更远,把执行落地之路走得更细更严,精确识别并持续满足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和数字化转型需求,聚焦智慧电网、智慧能源和智慧城市三大核心业务领域,打造“调度及云化业务、输变电自动化业务、智能配用电业务、新能源及储能、综合能源及虚拟电厂、工业互联网及智能制造”六大产业方向的核心竞争力。

  (1)识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及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用户需求,集中力量攻克一批新技术、研发一批新产品。

  (2)强化资源整合、着力打造新型电力系统不同场景的整体系统解决方案。优化业务推进模式,助力各项业务协同发展。

  (3)营造良好创新氛围、厚植创新土壤。保证研发投入,进一步完善创新激励机制,继续实施重点项目专项奖励,并积极探索新的激励模式。

  (4)合理匹配人才资源,建立完善的“引、育、留、用”人才体系。大力培育年轻人才,培养专家型人才、复合型人才,以“人才链”激活“创新链”,释放新动能。

  (1)紧跟国网、南网、新能源及海内外核心客户的技术路线和标准,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持续输出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新模式。

  (2)加强营销与技术密切联动,互相对位补齐,充分发挥公司资源整合优势,通过对新需求、新方案的整合,更高质量满足客户需求。

  (3)聚焦六大业务方向,优化业务发展模式,对内充分整合公司资源,对外深挖专业客户,依据产业方向拓展。

  (4)推动各营销平台协同互动,业务均衡发展,持续夯实智能电网的传统业务;拓展新一代调度系统、远程智能巡视、智能辅控、数字式一二次融合等突破类业务;加快拓展新能源及储能、电力电子、柔直、虚拟电厂等产品的市场份额。

  公司将进一步提升交付能力,提高运营效率,促进生产透明化、生产管理精细化、设备作业自动化等方面的优化,推动交付体系高效运营。增加配电业务钣金工序的资源投入,提升加工能力。进一步提高工程服务人员能力,提升客户体验满意度,助力公司产业开拓。建立数字化质量追溯平台,实现从现场用户信息到物料及供应商之间的正反向追溯;各部门协同合作,全力保证专检和到货抽全检顺利通过;推动实施大批量元器件入厂检测。推动以人为要素的数字化人力资源系统建设。财务数字化升级,完成银企直连、数电发票系统建设。打造HRIT一体化数字运营体系,实现业人一体的智能决策。

  1、技术研发风险。在数字化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今,技术的快速迭代变革正在冲击和改造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将公司产品的升级与新技术应用与客户需求相结合是公司新产品研制中面临的课题,把握不准,将面临技术研发的系统风险。公司将更加贴近市场,紧跟客户需求变化,推动新技术、新标准在产品中的应用。

  2、市场竞争风险。公司主业所处的电网自动化领域,主要按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施行的集中招标采购模式。集中统一的招投标模式对投标方产品的技术、性能、成本的要求比较高,公司凭借多年的行业积累和产品研发已具备很强的竞争力,公司也不断紧跟国网、南网的技术标准,但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影响竞争的因素较多,公司在该领域的市场营销仍将面临挑战。

  3、海外发展的政治风险、文化冲突和汇率风险。在当今大国博弈的世界政治经济环境中,战争和冲突使得全球经济一体化面临挑战,国际间贸易摩擦不断、影响深远,国际贸易受到政治因素、文化冲突和汇率变动的风险影响加大。公司将在实际业务中,充分分析风险,采取本地化运营、调整海外布局等措施加以应对。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太阳能盈利能力平平,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东方电子盈利能力平平,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东方电气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机器人盈利能力平平,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新动力盈利能力比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电科院盈利能力平平,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新产业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日照港盈利能力平平,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是传播更多详细的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联的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